首页 云币网交易所文章正文

晚9点的“穷鬼超市” 挤满江浙沪上班族

云币网交易所 2025年10月03日 09:30 2 Connor

资料图,源自视觉中国。

摘要:

外卖大战后,互联网大厂又挤进实体折扣超市赛道。8月29日,美团“快乐猴”在杭州的两家店相继开业。一天后,“京东折扣超市”在江苏宿迁四店齐开,随即引发了一场羊毛党的狂欢——尽管手被榴莲外壳扎出血,也要排队两三个小时,抢19.9元一斤的泰国金枕榴莲。一位90后宝妈出动全家发朋友圈,为领18个免费鸡蛋。长假前夕,上班族们正在重新定义性价比,一种试图在有限预算内守住生活品质的“穷鬼经济学”,成为了共同选择。

文| 吕煦宬 编辑| 陶若谷

羊毛党的狂欢

如今“穷鬼”成了一些追求性价比的上班族的自嘲。他们攻占社区食堂,和老人共享健康便宜的餐食,用剩菜盲盒小程序,满足口腹之欲,还能有玩游戏的乐趣。和传统意义上精打细算的人不同,这届“穷鬼”想在低价的前提下,仍保住生活的品质。

林希元今年32岁,毕业后一直在外贸行业。行情好的时候,频繁走访展会,客户单量稳定,月薪最高时有3万。疫情后,客户倒闭的倒闭,有的取消合作。最近一年,她的月收入降到1万。下馆子和外卖都减少了,累也还是坐公交,护肤品不能随意买,花钱变得犹豫。

家附近的一家超市,定位是平价社区超市。林希元去了几次,发现烘焙品和肉类,都不是自营,看起来不新鲜。她也不爱在菜市场买东西,一是离家有些距离,二是被摊主问来问去,觉得不好意思。

有了孩子后,更觉得每分钱都不够花,对数字很敏感。去折扣超市“快乐猴”购物,林希元脑子里有清晰的算盘——黄瓜两斤4.79元,比楼下超市便宜一块多,买;一斤莲藕不到4元,便宜,买……就这样比来比去,第二次再去,她买了23件商品,消费180元,非常满足。

在杭州,这家折扣超市首店开在大关路,周边2公里内有30多个小区。林希元住在大约五公里外。

她日常有收集羊毛咨询的习惯,大数据也爱给她推。是开业活动吸引了她——注册入会发朋友圈领六个鸡蛋,不发朋友圈领两包抽纸。消费满88元可以抽奖,特等奖是台雅迪电动车,最次也有幸运奖,六个鸡蛋。林希元把丈夫、母亲和自己的所有微信都用上,加上抽奖,领了18个鸡蛋。

展开全文

她发帖到社交平台,有人说因为去得早,活动更多,只消费了二十多块钱,领到了36个鸡蛋。林希元感到羡慕,“看来什么都还是要赶早啊!”去之前,她做了功课,罗列了一长条清单,十多样。但最后,网传性价比最高的9.9元24瓶矿泉水、5.9元4个蛋挞、16.9元的奥尔良烤鸡,全被抢空,她去晚了,都没买到。

一家折扣超市肉类区售罄。讲述者供图。

外卖大战后,互联网大厂又挤进实体折扣超市赛道。8月29日,美团“快乐猴”在杭州的两家店相继开业。一天后,“京东折扣超市”在江苏宿迁四店齐开。超市入口醒目的红底白字口号:这里的每一分钱都帮你花在刀刃上。

去超市前,王悦怡就被抢购的短视频刷屏了——两个工作人员站在货架上,周围是一圈等待榴莲上货的顾客。箱子还没放稳,四面八方的手就伸过来。使劲扒拉箱子的小伙子,脸颊通红,站在外围的等不及,越过别人肩膀,往里够。泰国金枕榴莲是超市主打的特价产品,19.9元一斤,比市场均价便宜。

评论区里,一些人晒出战绩,“排了两个小时抢的,五房,三十五块钱,差一点被挤死”,有人发了张图,是被榴莲外壳扎出血的手,还有专门带手套来的。大家调侃,“他们不是不爱吃榴莲,价格只要给到位,一个比一个喜欢吃。”鹿茸菇也被抢疯了。一边往里倒,大妈一边往外掏,往塑料袋里装。

晚上九点多,王悦怡男友排了半小时才进去,感觉热闹程度堪比春节买年货,购物车没了,7.99元一斤的猪后尖肉、24.9元一斤的带骨羊前腿和羊排已售罄,冰柜堆着折叠起来的空纸箱。最后,他拎了些纸巾、烤肠、水饺和牛胸肉切片,9件商品消费235.19元。

据江南时报报道,8月30日“京东折扣超市”四店齐开,单日客流量超过30万人,营业时间延续到零点后,卖出了近2万个榴莲,两日内售出3万多斤麒麟西瓜。网上有人发问:还有什么值得抢的?想趁国庆回老家也去一趟。

“穷鬼”经济学

薅羊毛得不怕麻烦,用时间换钱。林希元的经验是,买1TB的硬盘要叠加淘金币、店铺会员、专属额外优惠、88VIP焕新券还有限时补贴,一共能省下165元。等到货晒单,还能再退5元。

已经下单了,但搜了搜社交平台,发现还有人能买到更低价。她又把硬盘退了,想再刷一刷页面,蹲到更多优惠券。

林希元主管家里的经济,但也不记账,只有个大概的范围,宗旨是“不乱花就好了”。孩子的奶粉尿不湿,一个月用掉两三千。看到有人吐槽买来的奶粉孩子不爱吃,想出掉,她跟着发帖,收闲置。一家人出行基本靠公交,积累起来费用也不少。她研究,在支付宝充值公交卡,能有50减5的优惠。

9月中旬,路过杭州新天禧大酒店,林希元发现戴白色高帽的厨师正支棱着挡雨棚,张罗摆摊卖快餐。她扫码进群,预定了饭菜,让丈夫晚上去取。花97块钱,能吃到半只卤鸭、糖醋里脊、红烧狮子头还有三种面食。再配上中午家里炒的素菜,就是一顿丰盛晚餐。

但有些花销没法省。今年国庆回老家,路费四个大人加一个孩子,从杭州回河北,在北京中转,高铁来回要5000多。这还没算如果从北京到家要包车,价格更贵。丈夫提出,自己坐300多的硬卧过去,省一点。林希元觉得这样太辛苦,慢车票也更难抢,作罢。

国庆碰上中秋,走亲戚也是一大笔开销。

夫妻两边要走的加起来有十多家。100多的伴手礼拿不出手,300的又太贵了,折中,每家预算200块。她打算直接网购到老家,价格便宜也方便。保健品就不买了,买点米面粮油,实用些。林希元以前看不上别人走访时送给外婆、母亲的东西,觉得不值钱,“现在角色一换,我变成送礼的那个,真真不够花啊”。这是她在必需品与体面之间无奈的权衡。

王悦怡和男友都在宿迁体制内工作,月工资稳定在6000多。除了每年定额1800的购物卡,没有更多福利。这对情侣一个有车,一个有房,生活上不愁,但看到羊毛还是要薅的,“有便宜,不占白不占”。

王悦怡爱买护肤品,看到“京东折扣超市”,300毫升的颐莲补水喷雾,比旗舰店网购便宜一半,芙丽芳丝洗面奶也便宜三十多。她联系了父母,约他们一块儿去逛。

父母已经退休,住在40公里外的县城。但他们为了薅羊毛,曾自驾到许昌胖东来,买了十几箱果汁,用在小女儿高考升学宴上招待客人。还买了洗衣液、洗脸巾、百洁布和六大罐即食麦片。王悦怡调侃说,父母为了省钱,反而花了更多。

这次去宿迁新开的折扣超市,父亲直冲肉类区。排骨赤裸地堆在冰柜里,顾客太多,这里不提供切和砍的服务,父亲拎起一扇就走,得自己找塑料袋装。

王悦怡父亲买到的排骨。讲述者供图。

但他们已经成了折扣超市的“信徒”,王悦怡说自己的父母,称赞不到十块一斤的猪五花肉质好,很香,比县城菜市场卖得还便宜。每次得知她要去,母亲都远程指挥,让她囤点肉、香蕉、小橘子和土豆。后来再去,父亲还给王悦怡抢到了一个9斤多的大榴莲,180元,开出了很多肉。

王悦怡爱吃榴莲,平时觉得价格贵,糖分也高,吃得少,这次吃爽了。作为消费者,王悦怡乐意见到竞争带来的降价。前段时间外卖大战,她经常点便宜的奶茶,边喝又觉得热量太高了,有罪恶感,后来换成两三块的库迪咖啡,“实在太便宜了”。

商家大战引发的促销活动,和她的消费观念十分吻合——不再为溢价买单。刚上大学时,王悦怡开始学化妆,跟博主买过很多现在回看都是浪费钱的彩妆。工作后,她的物欲反倒降低了,很久没买过口红和眼影。护肤走精简路线,只给精华和眼霜花更多预算,化妆水、洗面奶买几十块的,随便用。

身边人也几乎都这样。王悦怡发现,近年的舆论风向,都在为便宜又好用的东西叫好,不再一味鼓吹大牌。不被消费主义裹挟,王悦怡认为是一种成长。

哪里便宜买哪里?

大多数羊毛党并非固定平台的忠实顾客,多是追随低价,游走在各个平台间。

去折扣超市买香蕉和牛奶的李琪琪是95后,东北人,在杭州一家票务公司做文员。经历了降薪,工资到达了不好意思向外透露的水平。

男朋友在地产行业工作,收入更是跳水。他们现在住在一套月租2800的小两居,打算明年换房,节省开支。以前喜欢的盲盒不买了,外食次数变少。省钱是为了能在杭州买房,但目前看来,这仍遥远且有压力。

一对在设计院工作的夫妻,还没切身经历降薪,但从同行那里感受到风险,平时消费、理财变得更谨慎。六七十块一张的电影票是不会买了,日常买菜爱去菜市,但碰到快乐猴在小区摆摊宣传,进群领鸡蛋和纸巾,他们也不错过,领完就退群。

宝妈林希元9月的收入,几乎都要花在国庆回家的路费和走亲戚上。到十月,她还得拿出一万多交第四季度的房租。添置家电家具的想法暂时搁置。她现在是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。上个月,在传媒公司上班的丈夫失业,每天都在面试,但没有好消息。林希元不指望父母补贴,母亲来帮带孩子,林希元已经觉得愧疚。

2023年结婚时,林希元和丈夫的收入都还算稳定,花钱不用犹豫,经常在节日互送贵价礼物,制造仪式感。但后来,丈夫创业失败、父亲生病,背上债务,养家育儿的压力落到了林希元头上。

丈夫从深圳搬到杭州后,开始上交工资,但没几个月又失去了这份工作。她自责当年太冲动,跟人聊起,奉劝别人不要恋爱脑上头。在她分享的折扣超市购物体验帖子下,有人留言说,“完了,隔壁大润发要寄了”。林希元回复对方,“哪里便宜买哪里”,附上一个笑哭的表情。

林希元买的酒店外摆。讲述者供图。

品牌忠诚度在绝对的价格优势面前已然全面瓦解了吗?31岁的周涛是一个例外,他自称是大润发的“粉丝”。杭州快乐猴首店开业,他去凑了一趟热闹,买了折扣力度最大的无抗鸡蛋,一袋速冻水饺,能吃上一个月,但不准备常去。

周涛是机械工程师,工资在8000到1万之间浮动,自嘲已经在“底层”。前些年,跟风办了山姆会员卡,看中开业优惠,送很多券和礼品。他寻思,就算把卡退了,留下那些东西还是赚的。

半年里,他去了十次山姆,慢慢发现那儿实在不适合他这样的单身人士。吃的分量太大,只好分给别人。最浪费的是一个8斤的铁皮水果罐头,开封后合不上,最后也没吃几口。为了开这个罐头,周涛还专门买了一个开瓶器,“太蠢了”,他回忆起来感慨。

开市客的卡他也办过。去上海出差,他第一次接触到开市客,买了牛肉卷,觉得“惊为天人”,立刻花299元办了卡,想着这家店早晚要开到杭州。2023年,开市客真开到了萧山鸿达路,但离周涛很远,去一趟不方便。

新鲜劲儿过去后,周涛把山姆和开市客的卡都退了,平时购物还是最喜欢去家附近的大润发。大润发一般有两层,品类齐全,而且对周涛来说,这是一家有回忆的超市。

他是齐齐哈尔人,8岁那年,老家开了一家大润发。寒暑假,在家呆着无聊,他跑到大润发里看书、玩CD机,还有免费的水喝。现在回老家,他都会到那家大润发,买3.5元5根的麻花、1块一个的烧饼,带回杭州。

(为保护隐私,文中人物为化名。)

标签: 穷鬼 江浙沪 挤满 上班族 超市

发表评论

云币网-云币网交易所-全球领先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 备案号:川ICP备66666666号